(資料圖片)
評論員 邱延波
一杯沒有任何料的開水收費10元,你能接受嗎?
7月2日,山東威海的一名女子發(fā)視頻吐槽,“滬上阿姨”奶茶店一杯白開水賣10元。當事人王同學介紹,自己逛街時突然肚子痛,就去滬上阿姨想要杯熱水。店員表示:如果只要一杯白開水的話,那必須收一杯奶茶錢。但當時店員并沒告知具體費用,自己掃碼付款后發(fā)現(xiàn),一杯白開水收了10元,因為當時身體不舒服就沒追問,事后覺得白開水收費10元挺離譜。對此,商家回應(yīng)稱,公司有規(guī)定,杯子不單賣,賣的話必須收杯奶茶錢,自帶杯接開水是免費的,在收款之前已經(jīng)向顧客提前告知。
有網(wǎng)友說,這是過河拆橋,人家明顯在拒絕,厚著臉皮要了,完了又曝光人家。杯子是有數(shù)的,丟一個杯子,店員就要賠錢,所以每一個杯子就要按一杯奶茶錢收。 這就是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你開水,你肚子疼關(guān)滬上阿姨什么事。肚子疼時,這開水就相當于藥了,本來她們不給,看你難受才給的,雖然收了錢也是幫忙了,而且之前也告知了。然后你肚子不疼了,嫌人家收錢了,開始投訴了。
有網(wǎng)友說:滬上阿姨明明可以“搶”,偏偏還要給一杯水,店里沒有一次性紙杯? 別的地方不知道,喜茶是可以直接跟店員說我要一杯白水,他們有那種塑料小杯子。在麥當勞、肯德基,都可以要免費的開水,還會給提供杯子,滬上阿姨應(yīng)該多向這些店學習學習。
網(wǎng)友的爭論,其實牽涉到一個問題,對品牌定位的認可以及品牌附加值的認可。如果品牌定位是大眾消費,面對的是普通百姓,就應(yīng)該親民一點,不要那么傲嬌,多一點親和力,就拉近了與普通大眾的距離,更易獲得大眾的認可。如果定位就是奢侈品,只要消費者愿意買單,就算是一張紙賣出鈔票的價格,也能讓人接受。同樣是傲嬌,LV搞現(xiàn)代版的買櫝還珠,一個帆布包帶兩本書賣出580元,消費者照樣趨之若鶩。對,這個帆布包和滬上阿姨的杯子一樣,不單賣。
LV與三家咖啡店聯(lián)名活動,買兩本咖啡店的書,送一個LV的帆布包。很多人不是沖著咖啡去的,也不是沖著書去的,就是沖著印有LV標志的帆布袋去的。
一個購物袋,因為有了奢侈品品牌背書,“櫝”比“珠”還受歡迎。有人對“580元拿下人生第一款LV”樂在其中,甚至有人買來再賣當中間商賺差價。諷刺這些人虛榮也罷,感嘆有人愿意花錢當冤大頭也好,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些人認可這個品牌,愿意為一個帆布袋花580元。
如果滬上阿姨的“櫝”——不單賣的杯子,能像LV的帆布包一樣溢價,能讓人感覺到花10錢就能體現(xiàn)到與奢侈品牌的人生第一次互動,那這10元一杯的白開水就一點也不貴。
如果滬上阿姨定位于大眾消費,免費給大眾提供一個一次塑料杯或紙杯,絲毫不會損傷自己的品牌。相反,如果超出品牌定位,非要向奢侈品牌一樣傲嬌,有點爭議,實屬正常。
關(guān)鍵詞: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