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6日,看著身邊酣睡的寶寶,市民丁女士既有初為人母的幸福,又有對自己產后大出血命懸一線的后怕。日前,市婦幼保健院快速反應團隊通力協(xié)作,成功搶救了一名產后大出血產婦。
丁女士去年懷孕后,被查出伴有妊娠期高血壓和妊娠期糖尿病,對于病情是否會影響腹中的寶寶,丁女士十分擔心。在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就診時,她向醫(yī)護人員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針對丁女士當時的身體狀況,產科醫(yī)生為其制定了針對性的綜合管理計劃,給予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指導,并開展血糖、血壓檢測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幫助丁女士安全度過孕期。
可就在入院前一周,丁女士感染了新冠病毒。為了母嬰平安,經產科醫(yī)生評估,安排其孕38周時入院待產。入院后,丁女士成了產科的重點關注對象,醫(yī)護人員結合她的血壓、血糖、胎兒大小,以及個人意愿等情況,認為她可以通過自然分娩的方式誕下寶寶。
分娩當天,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丁女士“順產”生下孩子。就在大家還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中時,意外悄然而至。
在胎兒娩出10分鐘左右,醫(yī)生在行人工剝離胎盤胎膜時,感覺剝離過程十分困難,部分胎盤組織與子宮壁粘連緊密,血液從宮頸口流出,出血速度很快。
“不好!產后大出血!”產科醫(yī)護見此情景,立即啟動產后出血三級預警,給予產婦液體復蘇,同時宮腔球囊壓迫止血,但效果并不理想。
當時,丁女士出血洶涌,雖然神志清楚,但反應遲緩、面色蠟黃,而且畏寒、四肢末梢微涼,醫(yī)生考慮其為嚴重產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早期。情況緊急,產科隨即啟動快速反應團隊,一場救治接力有條不紊地開展:由醫(yī)務管理人員負責總調度;麻醉科、ICU負責產婦的呼吸、循環(huán)支持;產科放置球囊,雙手壓迫止血;輸血科第一時間交叉配血、放血;介入科為產婦開展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最終,在快速反應團隊的默契配合下,丁女士很快止血。隨著血液一滴滴地輸入丁女士體內,心電監(jiān)護報警聲逐漸消失,她的血壓逐漸回升,心率逐漸降至正常,各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wěn),臉上也逐漸恢復了血色。
手術結束后,醫(yī)生安排丁女士繼續(xù)在手術室觀察了一段時間,確認無體征異常后,將其送回病房。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3天后,丁女士康復出院。
據介紹,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了降低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在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的積極推動和參與下,該院組建了一支快速反應團隊,定期進行即刻剖宮產、產后出血搶救,羊水栓塞救治等孕產婦應急救治演練,在反復演練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預案、優(yōu)化流程、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默契度,為廣大孕產婦提供更加專業(yè)、貼心的醫(yī)療保障服務。(錢菁璐 楊泠)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