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全國省級黨報社長(總編輯)甘肅行活動走進天水。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何慧娟
天水,地處秦嶺西段、渭水中游。這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重要節(jié)點城市。
【資料圖】
8月的天水,隴山含翠、渭水流韻。
8月16日至17日,“燦爛文化美麗甘肅”——全國省級黨報社長(總編輯)甘肅行活動走進羲皇故里天水,領略獨具特色的歷史風韻,細品悠久綿長的華夏文明。
“每年的6月22日,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都會在伏羲廟廣場上舉行。自1988年天水市恢復公祭伏羲活動以來,經(jīng)過30多年的發(fā)展和積淀,公祭伏羲大典已成為甘肅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20余家省級黨報社長、總編輯、記者及行業(yè)專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緩步走進伏羲廟,仔細聆聽著講解員的介紹。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了解伏羲文化,感悟偉大祖先的創(chuàng)造精神,又感動又震撼?!背於际袌蟆O目新聞城市品牌發(fā)展中心記者鄔曉芳表示,這次一定要好好領略一番天水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漫步在伏羲廟內(nèi),蒼松挺拔、翠柏含情,伏羲塑像莊嚴、神圣,不時有游人上前鞠躬拜謁。
今年是在天水市舉辦公祭伏羲大典的第34年。多年來,甘肅省及天水市高度重視,堅持保護與傳承并重,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為生命力,公祭伏羲大典的規(guī)格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天水坐擁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國古戰(zhàn)場文化、石窟文化等‘五大文化’,不僅有明代建筑伏羲廟和伏羲創(chuàng)畫八卦遺址卦臺山,還有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的麥積山石窟?!碧焖形N⑿麄鞑坎块L王文東介紹道。
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麥積區(qū),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宗教遺跡類遺產(chǎn)點之一,2014年麥積山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石窟包含著跨越千年的宗教、藝術、建筑方面的實物資料。在山體的東西崖壁上,分布著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000余平方米壁畫。
“今天來到麥積山,這里的一磚一瓦一樹都向我們展示著天水這座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魅力,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浙江日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總監(jiān)竺大文說。
“麥積山壯美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獨具特色的石窟藝術讓人非常震撼,這也許就是天水與眾不同的原因之一?!蔽鞑厝請笊缈偩幨抑魅卫畛蓸I(yè)感嘆道,天水真是個好地方,讓人來了還想再來。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白永萍
【嘉賓感言】
吉莉
多種文化交相輝映
麥積山下,游人如織。望著氣勢恢宏的塑像,內(nèi)蒙古日報社副總編輯吉莉感嘆道:“站在山腳下就已經(jīng)被麥積山的景色和塑像所震撼,近距離觀看,更能感受到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chǎn)和獨具魅力的文化底蘊。甘肅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中國有四大石窟,其中兩大石窟都在甘肅,今天到麥積山石窟參觀調(diào)研,我感到十分榮幸。”
精美的壁畫和神態(tài)各異的塑像給吉莉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絲路文化和黃河文化在甘肅交相輝映,可謂絢爛多彩,我相信隨著文化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甘肅會成為更多人的詩與遠方?!?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吳涵
林娟
將文化資源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效益
“那些泥塑雕像美輪美奐,形神兼?zhèn)?,令人嘆為觀止!”參觀麥積山石窟后,福建日報社海峽新聞部副主任林娟感嘆道。在了解麥積山石窟的保護與研究情況后,她表示,近年來,從國家層面到甘肅,再到天水,對文物的保護花了很大心力,保護得特別到位。
得知今年前7月天水市接待了170多萬人次后,林娟說:“天水依托文化資源優(yōu)勢,規(guī)劃建設了天水古城古街、伏羲廟文化廣場等景觀,不僅吸引了八方游客,還把當?shù)氐奶厣朗澈娃r(nóng)產(chǎn)品推介出去,將文化資源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效益,天水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馬國順
師念
天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陜西有黃帝陵,甘肅有伏羲廟,黃帝和伏羲都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海外僑胞共同的精神認同。在參觀完天水伏羲廟后,陜西日報社記者師念說:“今天聽了河圖洛書等相關知識后,更加感慨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行走在天水古城,講解員向調(diào)研組一行講述著飛將軍李廣的故事。師念說:“從小就背誦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今天才知道原來李廣將軍就是天水人,天水真的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城市?!?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吳涵
鄔曉芳
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每年農(nóng)歷四月廿六,湖北隨州會舉行世界華人尋根節(jié)暨拜謁炎帝神農(nóng)大典。來自湖北的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城市品牌發(fā)展中心記者鄔曉芳參觀完伏羲廟后說:“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傳統(tǒng)文化的光輝燦爛。公祭伏羲、拜謁炎帝都是我們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對歷史文脈的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深深植根在我們心底的、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每個華夏兒女都應該繼續(xù)將它發(fā)揚光大。”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吳涵
關鍵詞: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