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一個心理學效應來和大家聊聊和回避型相處的應對之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0-0=0定律,是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天,一個高僧把他的弟子們都喊來,圍坐一室。弟子們不明覺厲,只看到高僧在墻上寫了四道題:2=2=4,4+4=8,8+8=16,9+9=19。
弟子們看到以后,馬上對師傅說,有一道題寫錯了。高僧笑而不語,許久之后,說道:“你們是很仔細,我是寫錯了一道題,可是前面三道都對了,為什么就沒有人指出來呢?而只是盯著這道錯誤的題目?”
這個故事說明的就是生活中的這樣一個道理:你對一個人好哪怕100次,只要有一次對他不好,他就會記著這一次不好的經(jīng)歷。你前面的付出都會被抹殺掉。
100-0=0定律,就是人性的原理。因為習慣了得到,所以忘記了感恩;因為習慣了接受,所以忘記了改變;因為一切來得都太容易,所以不會去珍惜。
在與回避型相處的過程中,你能發(fā)現(xiàn)100-0=0定律帶給你的啟示嗎?
1、即使是回避型依戀,也不要投入你的全部
很多人已經(jīng)知道了回避型依戀者安全感薄弱、自信心不足,是一個需要不斷給予支持和理解的一類人,于是就有一些伴侶事事為回避型考慮,事事替他著想,有求必應,以為這樣就能讓回避型感受到愛,就會欣然接受你。
但是你要明白,不是你的所有設身處地,都能換來回避型的回心轉意。這里就要考慮到“度”的問題。
沙子在你的手里,你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你越想加速和回避型產(chǎn)生聯(lián)系,越難和回避型建立穩(wěn)定關系。你的掏心掏肺,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會顯得越來越廉價,最后可能就淪落成是你的自作多情。
保持“度”,就是只要付出你的六分到七分的愛就夠了,沒必要做到事事回應,也不必凡事都去為ta考慮。你也應該多在乎自己的感受。
2、單向付出越多,受到的傷越重
所有的付出都是帶有某種期待的,說不需要任何回報的愛,那是不存在的。你付出多少愛,就會有多少期待,可能這種期待不一定是及時回饋的,但是一定會越積越多,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變成一塊巨石,沉重地壓在你的心頭。
你好到?jīng)]有底線,對回避型來說你就是一個沒有框架的人,對你們的關系來說你也只是一廂情愿罷了。你對回避型,可以用心、耐心,但不要全身心,更不要抱著“我只愛你,什么都不需要”的心態(tài)。因為,有這種心態(tài)的人,最后一定傷得最深,因為你對ta的好,會變成利器反過來刺傷你。
回避型需要你的愛和關懷,但是如果在很多次你的主動后,ta都不主動,那么你就要注意了。比如你主動約了ta還幾次,ta一次沒有約過你;你主動跟ta早安晚安,ta從來不回,甚至還不回復,要么就是ta沒那么喜歡你,要么就是你已經(jīng)陷入了100-0-0的陷阱里。
回避型需要你主動,那是公認的,但是即使是回避型也是有情感的,ta是人,不是機器,一次都不主動甚至對你還沒耐心,那肯定就不是簡簡單單“回避”的問題。
3、100-0=0會不會有后遺癥?
100-0=0定律講的就是如果有一次不好的經(jīng)歷,就會把之前好的經(jīng)歷都全盤否定掉。那么,如果對回避型不那么主動了,會不會讓回避型因此認為你不愛ta,嫌棄ta,最后讓ta完全否定掉你對ta好的那些事嗎?
其實,并不是讓你在一次不那么主動之后就永遠不再主動了。你對回避型的態(tài)度,尤其是你和回避型相處的前期,你多多主動是必須這樣的,但你不能全部主動,比如你主動八次,讓ta主動兩次,如果對方不主動,你可以減少一定時間的主動,程度沒有那么深,頻率沒那么高,
但是“主動”這個動作是不能停住的。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建立自己的框架,而且也是一種暗示和引導,對回避型是有引導意義的。
如果你每一次的主動都能獲得對方積極的回饋,那說明對方還是會挺在意你的,這種情況下,你有更多地機會直接表達你對回避型的需求。
如果你的主動都不能得到對方的回復,甚至態(tài)度敷衍,那你就更應該減少主動的頻率,因為對回避型來說,你都不在ta最重要的聯(lián)系人名單里,ta如果不是看到你想逃,那么就是ta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在和你交流對話。
所以,你發(fā)現(xiàn)了100-0=0定律給你和回避型關系帶來的啟示了嗎?
1、不要全身心投入,給自己留有余地。
2、偶爾一次對回避型的不主動或冷漠,可能會給回避型不良的體驗,所以你要及時給予其他方面的關照,這樣可以中和掉不適感。
3、愛你的回避型,對你的主動是會積極回應的,只有不愛你的回避型才會覺得跟你打交道嫌麻煩。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