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国AV片,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999功能介绍,欧美色女人

金融情報局網(wǎng)_中國金融門戶網(wǎng)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世界微資訊!古普塔離職內幕:日產汽車又迎來新一輪領導層動蕩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wǎng)_中國金融門戶網(wǎng)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23-06-28 08:58:22 來源:幫寧工作室

編譯|楊玉科

編輯|沈天香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產汽車又迎來新一輪領導層動蕩。

2023年6月16日,日產汽車發(fā)布聲明稱,其首席運營官古普塔(Ashwani Gupta)將于6月27日離職,“以尋求其他機會”。日產汽車將于當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屆時將宣布新高管陣容,包括古普塔的繼任者。

2019年10月,古普塔被任命為日產汽車首席運營官,與他同時任命的還有首席執(zhí)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以及副首席運營官關潤(Jun Seki),他們當年被外界稱為日產汽車高管三人組。關潤于任命發(fā)出的幾周后離開日產汽車,現(xiàn)在古普塔又離職,三人組只剩下內田誠。

古普塔上任前,長期擔任日產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兼董事長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使日產汽車陷入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彼時,作為首席運營官的印度人古普塔迅速成為該公司的主要公眾人物之一,在季度收益新聞發(fā)布會上引人注目,并被認為是未來首席執(zhí)行官的潛在人選。

隨著戈恩下臺,以及日產汽車與雷諾集團關系破裂后,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利潤和股價暴跌。古普塔領導了一項時斷時續(xù)的復蘇計劃,盡管他設法穩(wěn)定了盈利能力,但全球銷量仍遠低于戈恩時代的水平。

此期間,由于新冠疫情和全球半導體短缺的雙重打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車交付,Ariya純電跨界車和重新命名的Z跑車等新品牌緩慢推出,削弱了日產汽車整體發(fā)展勢頭。

戈恩事件后,日產汽車內部發(fā)生動蕩,同時在銷量暴跌以及疫情和供應鏈等因素沖擊下,雷諾-日產的緊張關系受到了一系列打擊。

今年早些時候,日產汽車和雷諾集團在經歷了數(shù)月的艱苦談判和一再拖延之后,簽署了一項協(xié)議,重啟雙方陷入困境的24年合作關系。

根據(jù)協(xié)議,雷諾集團將削減其在日產汽車的股份,而日產汽車將在雷諾集團新成立的電動汽車合資企業(yè)Ampere中持有至多15%的股份。

今年3月,英菲尼迪高端品牌的全球負責人佩曼·卡爾加(Peyman Kargar)離開了日產汽車,回到了法國的雷諾集團。

古普塔此番離職出人意料,再次引發(fā)人們對日產汽車領導層穩(wěn)定性的擔憂。

▍一山不容二虎

在日產汽車官方宣布古普塔離職之前,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法新社,古普塔辭職的部分原因是他與內田誠之間的“競爭”。

在日產汽車內部人士看來,52歲的印度人古普塔一直很有野心——想接替56歲的日本人內田誠。亦因此,雙方有時會發(fā)生沖突。過去一年,隨著日產汽車與雷諾集團就重新平衡聯(lián)盟中的交叉持股,以及投資雷諾集團計劃中的分拆公司進行談判,被一些內部人士描述為兩人之間隱晦斗爭的局面愈演愈烈。

一位接近日產汽車管理層的人士表示:“古普塔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他的目標是成為第一,他對此非常透明。他確實完成了復蘇計劃的財政目標,日產汽車正以新的中期計劃進入一個新時代。”

“他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野心,想要擔任最高職位。”這位消息人士稱,他并不是被迫辭職的,但他顯然明白他的野心“是不可能的”。

彭博社記者無法聯(lián)系到古普塔置評。

英國《金融時報》6月15日首先報道了古普塔出人意料的離職消息,稱內田誠和古普塔發(fā)生了沖突,后者被認為有時越權,冒犯了他的上司。

內田誠、古普塔和關潤2019年10月同時被任命。隨著三號人物關潤上任幾周后就離職,這個復雜的三人組隨之解體。

此后,內田誠-古普塔組合逐漸站穩(wěn)了腳跟。在公眾場合,尤其是在媒體、分析師和外國投資者面前,古普塔顯得更加放松,有時他會以集團真正老大的姿態(tài)發(fā)言,似乎蓋過內田誠的風頭。

古普塔希望取代內田誠,但他明白在這個“非常日本”的集團里幾乎不可能,并且這個集團目前仍受到戈恩事件的波及。一位知情人士在6月15日向法新社透露。

據(jù)《金融時報》報道,古普塔離職前,日產汽車審計委員會負責人處理了針對這位首席運營官的“多項內部投訴”。據(jù)4名知情人士透露,審計委員會負責人對古普塔進行了數(shù)月的監(jiān)視,試圖收集可能對他不利的信息,日產汽車對此已展開調查。

這位首席運營官成為內部投訴的對象。據(jù)其中一名追隨者說,有關機構監(jiān)視古普塔的舉動,想辦法把他趕出去。兩名知情人士證實,人們提出了各種指控和擔憂。

據(jù)《金融時報》報道,日產汽車58歲的高級顧問哈里·納達(Hari Nada)在4月19日寫給日產汽車董事會獨立董事的一封信中,提到了監(jiān)視問題。

路透社看到了這封信并率先披露了信的具體細節(jié),涉及監(jiān)視問題、日產汽車與雷諾集團關系的高層分歧以及對知識產權向雷諾集團轉移的擔憂。

納達在信中提到,古普塔受到了很長時間的監(jiān)視。他認為,此舉是一種手段——以撤換日產汽車一名高管和董事會成員,日產汽車認為他們是聯(lián)盟之間達成新協(xié)議的障礙。

當被路透社問及對監(jiān)控調查的評論時,日產汽車回應:“我們聘請了獨立的第三方來核實事實并采取適當?shù)男袆?。因此,我們不能就這個問題作進一步評論。”

路透社無法確定是哪個第三方在為日產汽車進行調查。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說,調查始于5月底。

納達在信中沒有詳細說明他是如何知道古普塔被監(jiān)視的。路透社也無法獨立證實是否發(fā)生了任何監(jiān)視。

東京一位律師兼注冊舞弊審計師Akira Takeuchi表示,根據(jù)日本法律,公司可以監(jiān)控公司電話和電腦上的通信,為保護公司商業(yè)利益,也可以調查員工在工作之外的行為。

“在其他情況下,公司外部的行動可能被視為私人空間,進行這樣的調查可能被視為過度。”Takeuchi強調,自己是泛泛而論,并非針對日產汽車。

古普塔和納達沒有回應路透社的請求。日產汽車也拒絕讓內田誠、其他董事會成員或納達信函的其他收信人發(fā)表評論。

其他收信人還包括日產汽車的首席人力資源官、全球總法律顧問和知識產權負責人。

納達在信中還提到,日產汽車在4月10日那一周審查了有關古普塔行為的指控,并要求他辭職。據(jù)他所知,日本律師事務所Anderson Mori & Tomotsune對古普塔的指控進行了調查。

三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調查是針對一名女員工指控古普塔對其進行騷擾。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這一指控是在3月份提出的,在古普塔宣布辭職時,調查尚未結束。

路透社無法獨立確認騷擾投訴的性質,也無法確認調查的任何結果。Anderson Mori & Tomotsune也拒絕置評。

▍與雷諾的緊張關系

近年來,日產汽車遭受了一系列打擊,包括戈恩被捕和隨后的內部動蕩,以及銷量暴跌,股價下跌的影響。

戈恩于2018年11月因涉嫌財務不當行為被捕,并在日本保釋后逃離該國,最終抵達黎巴嫩。他仍然是一名國際逃犯,并否認對他的指控。他說,他逃離日本是因為他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公正的審判。

他被捕后引發(fā)了一項日產汽車內部調查,導致時任首席執(zhí)行官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因薪酬過高而辭職。

日產汽車與其法國合作伙伴雷諾集團的關系也很不穩(wěn)定,戈恩稱,對他的指控就是為了阻止他拉近兩家公司的關系。

納達信中此前未被報道的細節(jié)突顯出,在戈恩被捕5年后,日產汽車在與雷諾集團的關系上仍存在分歧。

經過數(shù)月的緊張談判,日產汽車和雷諾集團在今年2月份宣布了新的合作條款,根據(jù)該條款,日產汽車將持有Ampere(雷諾集團正在剝離的電動汽車部門)至多15%的股份,雷諾集團將減少其在日產汽車的股份。

兩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表示,日產汽車的目標是在今年年中讓董事會批準最終交易,但這一目標已推遲到2023年底。

一位了解雷諾立場的人士稱,雷諾集團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和首席執(zhí)行官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等高管曾認為古普塔在拖延或阻礙交易的完成。

英國《金融時報》稱,雷諾集團高管長期以來一直將古普塔視為“聯(lián)盟伙伴之間談判的最大障礙之一”,因為他一直拒絕雷諾集團的要求。

據(jù)法新社采訪的一名聯(lián)盟內部人士透露,古普塔放慢了雷諾集團和日產汽車這份新協(xié)議的執(zhí)行速度,試圖削弱內田誠。

據(jù)上述人士稱,古普塔離職應該會“促進”這項協(xié)議的完成。知情人士稱,反對日產汽車入股Ampere的另一位高級主管Masakazu Toyoda也已經被迫離職。

今年2月,日產汽車和雷諾集團在經歷了數(shù)月的艱苦談判和一再拖延之后,簽署了一項協(xié)議,同意重建長達20年的聯(lián)盟,雷諾集團將削減其在日產汽車的股份,以使雙方處于平等地位。

5月,當公司宣布新董事候選人時,古普塔被從董事會除名。Masakazu Toyoda也被解職,他曾是日本政府的一名官員,外界認為他是日產汽車的民族主義者,在日產汽車與雷諾集團的合作上拖延了時間。

上述接近管理層的人士透露,一些日產汽車高管希望鞏固對內田誠的支持,以便更快地對雷諾集團的新計劃采取行動。

尤其是Masakazu Toyoda的清算部門,被視為加強管理層關注內田誠議程的途徑,即迅速重新平衡與雷諾集團的關系,同時入股雷諾集團計劃剝離的電動汽車業(yè)務。

有關這些問題的談判曾被設想在2022年底之前完成。

然而,到今年2月才宣布了一項基本協(xié)議,新投資計劃的最終細節(jié)仍在敲定中。內田誠曾表示,日產汽車需要加快行動,像往常一樣重組業(yè)務,因為聯(lián)盟內部有一些人對緩慢的變革步伐感到沮喪。

▍納達二次諫言

納達在4月份的信中表示,他認為內田誠在他所謂的與德梅奧的幕后交易中做出讓步和承諾,超越了他的權限。納達引用了兩起案例,均涉及日產汽車知識產權相關條款。

雷諾集團發(fā)言人拒絕置評,并稱德梅奧也拒絕置評。

納達在信中還批評了內田誠在沒有明確戰(zhàn)略理由的情況下,就執(zhí)意收購Ampere股份的決定,并呼吁聘請獨立財務顧問對這筆交易進行審查。

路透社無法確定董事們是否按照納達的要求進行了審查。

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內田誠與雷諾集團討論的任何內容,都將接受日產汽車董事會的審查,并聽取執(zhí)行委員會的意見。

納達的這封信,標志著他第二次就日產汽車與雷諾集團的交易,與日產汽車的最高負責人對峙。

戈恩在2018年被捕之前一直在考慮將兩家公司全面合并。為了躲避在日本的審判,他逃到了黎巴嫩。他多次將這起針對他的案件描述為,日產汽車高管的一場政變,其中包括納達,他們對合并的前景感到擔憂。

在戈恩案中,納達為了避免被起訴而與檢察官合作,他在對日產汽車前董事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的相關起訴中作證說,為了保護日產汽車的利益,必須停止與雷諾集團的合并。

納達是2019年日產汽車成立的兩個執(zhí)行委員會的成員,這是戈恩事件后日產汽車治理改革的一部分。他在信中表示,其中一個委員會一直試圖為日產汽車同意投資Ampere制定理由,但無法提供任何可信的證據(jù)。

路透社無法獨立證實納達對Ampere投資審查的描述。

納達還寫道,古普塔突然離職,將對其他被認為難以相處或反雷諾集團的人發(fā)出警告。

▍早有端倪——黃袍失敗

一個月前(5月12日),日產汽車表示,古普塔的任期將于6月屆滿,他將不會再被任命為董事會成員,這讓外界對他的未來產生了懷疑。

古普塔在“Nissan Next企業(yè)轉型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該計劃于2020年啟動,并于2023年完成,日產汽車在新聞稿中也對此表示了肯定。

此前,他為雷諾-日產這兩個集團在印度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貢獻,然后在雷諾-日產聯(lián)盟中擔任各種職務,包括三菱汽車的運營總監(jiān),日產汽車是三菱汽車的股東。

“這對日產來說是一個損失,因為他是這一變革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彭博情報公司汽車分析師吉田達夫(Tatsuo Yoshidaauto)說。據(jù)估計,在新冠疫情和國際業(yè)務重組的背景下,日產汽車在經歷了兩個糟糕的財政年度后,從2021、2022財年以來的低谷走了出來。

“對于一個外國人來說,領導一個日本集團是非常困難的,”這位接受法新社采訪的分析師補充說,他認為古普塔的繼任者估計會在內部找到。

2020年6月,古普塔的支持者曾向董事會施壓,要求將他提升為聯(lián)合首席執(zhí)行官,希望他能推動公司扭敗為勝,改善與長期聯(lián)盟伙伴雷諾集團的關系,但這一晉升并未實現(xiàn)。

日產汽車的12人董事會,尚未計劃改變首席執(zhí)行官內田誠或其副手古普塔的角色。但這場涉及至少6名現(xiàn)任和前任高管的幕后活動表明,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的高層關系依然緊張,該公司在4年內換了4位首席執(zhí)行官。

當時,日產汽車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回應稱,“日產汽車沒有計劃或考慮改變管理結構,內田誠先生和古普塔先生在目前職位上的密切合作關系也沒有改變。”相反的猜測是毫無根據(jù)和誤導的,聲明繼續(xù)說道。

自日產汽車當年5月28日公布“四年復蘇計劃”以削減成本,并加強與雷諾集團和三菱汽車的全球聯(lián)盟以來,為提拔古普塔而進行的游說活動不斷加強。

古普塔的支持者建議他要么與內田誠共同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要么取代他的老板,由內田誠擔任董事長。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日產高管對路透社表示:“我們已經足夠清楚地告訴董事會我們的期望是什么,但不想把這個問題推得太緊。我們希望這一切以一種自然的方式發(fā)生。”

消息人士稱,隨后古普塔的盟友變得更加大膽,因為普通員工越來越懷疑日產汽車能否擺脫11年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其中兩位消息人士引述了內田誠在5月28日新聞發(fā)布會上的表現(xiàn),他在會上提出了削減產能和車型范圍的計劃,并重新強調與日產汽車合作伙伴雷諾集團和三菱汽車分擔成本和投資。內田誠當時強調:“該計劃的主要重點不是重組。”

消息人士稱,這顯示出日產汽車在關鍵時刻缺乏緊迫感。

“日產汽車的計劃是一項重組計劃,無論你怎么界定,”東京SBI證券分析師Koji Endo表示。但日產汽車并沒有明確將其定義為重組計劃。“我認為,如果日產汽車能誠實地說出這是什么,以灌輸計劃的緊迫性,并強調人們需要抓緊時間,會更好。”

4名知情人士透露,古普塔承擔了日產汽車的大部分領導職務。另一位中層全球產品分銷策略經理稱,古普塔最近主持了該經理及其同事在橫濱總部的所有會議,討論中國和美國等關鍵市場的復蘇情況。

“他在制定計劃中承擔了所有繁重的工作,我們沒有從他那個級別的其他高層那里得到任何指導。”這位經理說。

在制定日產汽車轉型戰(zhàn)略過程中,古普塔與雷諾集團董事長塞納德積極合作并建立了密切的關系。

消息人士稱,如果古普塔獲得晉升,將對日產-雷諾聯(lián)盟有利,因為內田誠和塞納德尚未建立穩(wěn)固的關系。

日產汽車在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管理層在首席執(zhí)行官內田誠的領導下,專注并團結一致地實施轉型計劃。作為首席運營官,古普塔正在與內田先生密切合作,執(zhí)行該計劃。”

雷諾集團的一位發(fā)言人表示,公司不會對外界的猜測發(fā)表評論,并補充說雷諾、日產和三菱的現(xiàn)任領導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好”。

▍日本的“外國”高管們

分析師吉田達夫還估計,古普塔離職的爭議性情況可能再次“引發(fā)對日產汽車方向盤穩(wěn)定性和平衡性的擔憂”。

總的來說,許多日本公司難以吸引和留住外國人才,這些人才很少能升到高層。

吉田達夫表示:“日本商業(yè)文化中的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和傳統(tǒng)的領導方式,可能會給外國經理人帶來問題,但這取決于公司的具體情況。”

這讓人不禁想起戈恩史詩般的垮臺。

日產汽車前首席執(zhí)行官卡洛斯·戈恩于2018年11月19日被捕,他否認所有指控,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jù)、毫無根據(jù)”。他說:“這將成為日本及其商業(yè)的一個大問題。日產汽車本應在內部解決這個問題。”

日前,戈恩向黎巴嫩最高上訴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日產汽車賠償逾10億美元,這筆賠償金額占日產汽車約160億美元市值的5%以上。

該訴訟指控日產汽車以及另外兩家公司和12名被點名的個人犯有誹謗、污蔑、中傷以及偽造物證等罪行。戈恩要求賠償5.88億美元的薪酬損失,以及另外5億美元的精神損害賠償。該訴訟于5月18日提交,并從阿拉伯語翻譯成英語。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場漫長的戰(zhàn)斗,我們將戰(zhàn)斗到底。”69歲的戈恩穿著一件藍色開領襯衫,在貝魯特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與他們對我所做的相比,我所要求的只是一點補償。”

日產汽車的一名代表表示,該公司尚未收到訴訟,因此無法對戈恩的說法發(fā)表評論。

這筆訴訟標志著戈恩在2018年被日產汽車驅逐并因財務不當行為指控在日本被捕后為自己正名的最新努力。

這位日本商界最知名的外國人令人震驚的被捕、起訴和長期監(jiān)禁,可能會阻礙日本利用海外人才實現(xiàn)企業(yè)多元化的努力。讓那些考慮在日本公司擔任高級職位的外國高管們在接受職位之前三思而后行。

“這產生了寒蟬效應,”奧睿律師事務所(Orrick Herrington & Sutcliffe)駐東京的合伙人Yumiko Ohta說,她為客戶提供公司治理方面的咨詢。“在日本招聘外國高管將變得困難得多。”

招聘公司Odgers Berndtson駐東京的執(zhí)行合伙人約翰·尤滕博格(Johan Uittenbogaard)說,這樣一位杰出的商界領袖在日本被捕被審判,可能會讓一些外國人——無論他們多么守法——不敢接受在日本的職位,也會讓跨國公司更不愿意把他們派往日本。

日本的外國首席執(zhí)行官歷史有限。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包括戈恩、索尼公司的斯金格(Howard Stringer)、武田制藥的韋伯(Christophe Weber)和麥當勞日本公司的卡薩諾瓦(Sarah Casanova)。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哈里斯堡分校管理學助理教授謝拉·潘迪(Sheela Pandey)說,在日本的首席執(zhí)行官屈指可數(shù)。

“這些極其罕見的高管通常會遇到文化沖突和日本下屬的反對,外國首席執(zhí)行官將不愿在日本工作,”潘迪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這無助于日本的國際化。

為汽車行業(yè)客戶提供服務的獵頭公司HCCR k.k.駐東京董事總經理阿貝爾(Casey Abel)認為,戈恩被捕引發(fā)的擔憂阻礙了從海外招聘高管的努力。

“他們所洽談的兩名外籍高管候選人決定等一等。他不愿透露這些公司或客戶的任何細節(jié),只說他們是副總裁級別的工程專家。”阿貝爾表示。

“這引起了恐慌,”阿貝爾說,“目前,我們與日本汽車客戶的15位高管進行了交談,我敢說,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非常務實地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

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2019年修訂了公司治理準則,呼吁其成員在“性別和國際經驗”方面提高董事會的多樣性。

日本企業(yè)在招聘外部人才方面已經遇到了重大障礙。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fā)展學院(IMD)世界競爭力中心(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2019年11月發(fā)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63個經濟體中,日本在吸引和培養(yǎng)人才的能力方面排名第29位,落后于塞浦路斯和愛沙尼亞。

排名高于日本的亞洲經濟體是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和臺灣。調查顯示,在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方面,日本2018年排名第28位,而2014年排名第10位。

“日本需要外國高管,”東京房地產開發(fā)商太平洋資本(Pacifica Capital)的首席執(zhí)行官賽斯·索爾金(Seth Sulkin)說:“日本實際上只有兩個主要的增長行業(yè),那就是入境旅游相關業(yè)務和出口,這兩個行業(yè)都需要外國高管。”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Automotive News、The Economic Times、Bloomberg、Sasatimes News、ET Auto、AFP報道,題圖來源WE News,其他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原文標題 : 古普塔離職內幕

關鍵詞: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