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產“海鮮”在網上爆火,南美白對蝦、三文魚、羅非魚、大螃蟹……這些原本該在海里長大的海鮮居然在“離海最遠的地方”生長,并銷往全國市場以及俄羅斯、東南亞各國。
#沒開玩笑新疆真的產海鮮#也隨之登上熱搜。很多網友都沒想到,新疆除了有葡萄干以外,居然還能產海鮮,并把新疆“海鮮”戲稱為“新鮮”。
新疆為什么可以養(yǎng)海鮮?好吃嗎?那里的海鮮和海里的有何不同?
(資料圖片)
新疆為什么可以養(yǎng)海鮮?
事實上,新疆之所以能養(yǎng)海鮮,還要從新疆的鹽堿地說起。
鹽堿地,顧名思義,是指土壤中鹽分和堿性物質過多。在新疆,因為鹽堿含量過大,除了有極少數的耐鹽植物生長外,鹽堿地基本“寸草不生”。
曾經有國內科研團隊在新疆調研時發(fā)現,新疆天鵝湖的湖水,鹽度在10‰左右,pH值在8.4左右,鉀鈣鎂含量豐富,非常適合青蟹、南美白對蝦以及一些海魚的生長。
除了新疆有鹽堿地以外,國內很多地方都有。資料顯示,我國現在大約有14.8億畝鹽堿地和6.9億畝低洼鹽堿水域。怎么利用鹽堿地改造成海水養(yǎng)殖,其實國內已經有很多先例,特別是浙江沿海的一些海洋水產專家,用幾十年的時光,將海鮮“移植”到了鹽堿地。
快報就曾經報道過,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王歡博士所在的科研團隊把河南延津的鹽堿地來做青蟹養(yǎng)殖場。
聽上去有點天方夜譚,其實細想一下,其間藏著嚴密的邏輯:鹽堿地和沿海水域都是咸水,青蟹就生活在咸水里。但海水與鹽堿地的水畢竟有諸多不同,最關鍵的是鹽度不一樣。東南沿海青蟹通常的養(yǎng)殖鹽度在10‰-25‰,部分地區(qū)養(yǎng)殖鹽度會因雨季而出現短期的8‰以下。但鹽度偏高或偏低,青蟹都不容易存活。
內陸黃河兩岸的鹽堿地,以河南蘭考和延津為例,鹽度只有1.5‰。從平均20‰的鹽度到1.5‰,青蟹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王歡所在的科研團隊讓青蟹不斷適應低鹽度的水,不斷試驗,最終找到了最佳的青蟹苗種淡化技術。
養(yǎng)殖路上的難題還有許多,比如青蟹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金屬離子,不同地區(qū)的水域金屬離子成分都不一樣。經過幾年潛心研究,科研團隊通過“缺啥補啥”的對應性補救,成功培育出了適合當地養(yǎng)殖的青蟹幼苗。
王歡的老家就在河南延津縣,如今延津縣的鹽堿地也成功養(yǎng)活了青蟹。除了河南,寧夏、內蒙古甚至山東的鹽堿地上都實現了養(yǎng)殖青蟹。
青蟹鹽堿地的養(yǎng)殖技術已經在2020年完成技術構建,去年已有北京的客商投資市場,鹽堿地養(yǎng)殖的青蟹開始面向市場,走上了餐桌。
“我們舟山的魚也能養(yǎng)!”
科研專家們除了進一步研究青蟹綜合養(yǎng)殖,在鹽堿地養(yǎng)殖青蟹的同時,也在嘗試養(yǎng)殖泥鰍、縊蟶、美國紅魚、黑鯛、七星鱸魚等海水經濟品種,另一方面,新品種的育苗也在不斷研發(fā)中,比如正在選育中的甬臺1號擬穴青蟹,生長快,耐低鹽,已經進入新品系培育。
“青蟹能養(yǎng),我們舟山的魚也能養(yǎng)!”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養(yǎng)殖室副主任徐冬冬認為,青蟹適宜生長在鹽度條件為14‰-27‰的泥沙海灘等地,在低鹽度鹽堿地試養(yǎng)成功,給海水魚養(yǎng)殖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資料表明,舟山因處長江口流域,受潮流、季節(jié)、區(qū)位等影響,海水含鹽度在6‰-27‰之間變化,“舟山魚”同樣有耐低鹽度優(yōu)勢。
2022年7月,徐冬冬聯系到在河南掛職延津縣農業(yè)與農村局黨組副書記的王歡,相商將一批“全雌1號”黃姑魚苗種運到延津試養(yǎng)。8月20日起,這批魚苗開始進行耐低鹽馴化,進行魚苗淡化技術處理。
徐冬冬說,黃姑魚試養(yǎng)很成功,但是養(yǎng)殖三個月后,因為一次工人的操作失誤,這批魚不幸死亡。“接下來我們會去其他的鹽堿地養(yǎng)殖海魚。”
內陸地區(qū)養(yǎng)的海鮮好不好吃?
內陸地區(qū)養(yǎng)海鮮,好不好吃?這是很多網友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海水魚會“腥”一些,而吃慣海水魚的人們又會覺得淡水魚有“泥腥味”,比如說三文魚,有人會覺得來自大西洋的三文魚比淡水三文魚的口感好吃一點。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幾天,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專家趙盛龍教授也關注到新疆產“海鮮”的新聞,他認為,只要鹽度達標,海鮮是可以在鹽堿地養(yǎng)殖的。他沒吃過鹽堿地養(yǎng)殖的海鮮,但懷疑口感會不一樣,“可能對于內陸人來說,同個品種的海鮮差別不大,但海邊的人未必吃得慣鹽堿地養(yǎng)殖的海鮮。因為除了必要的鹽度以外,海鮮的生長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
“舟山海鮮為什么好吃?就像農作物在土壤里生長一樣,肥沃的土壤長出的農作物會更好,海水也一樣。長江、錢塘江入海,給東海帶來鹽度變化和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所以說咸淡水交接的水域,海鮮的口感會更加細膩、鮮美,越往外,海鮮的肉質就會硬一些。東海越是往西,鹽度變化就會越大。鹽度不同,也會導致海鮮口感不同。”
在趙盛龍看來,鹽堿地的鹽度相對穩(wěn)定,環(huán)境中的營養(yǎng)物質也不如東海豐富,會導致海鮮口感差異化?!熬退闶峭瑯拥聂~,因為季節(jié)的不同,口感也會大不一樣。”
比如說帶魚,在舟山人眼里,按季節(jié)劃分的話,帶魚會分為三種,夏帶、秋帶、冬帶。趙盛龍說,夏帶銀光閃閃,顏色很鮮亮,口感相對較差,等到了秋天,帶魚開始養(yǎng)膘,顏色會顯得深一些,口感比較好,到了冬季,則是帶魚口感最好的時候,所以稱為冬至帶魚。
新疆產的是三文魚 還是鱒魚呢?
據“上??茀f”公眾號,有些網友針對新疆產的三文魚是鱒魚還是鮭魚,能不能叫三文魚,可不可以生吃鬧翻了。
那新疆養(yǎng)殖的究竟能不能叫三文魚,不如先來了解一下三文魚。
英文中,三文魚被稱作Salmon,泛指肌肉呈紅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游性魚類,包括大西洋鮭魚、太平洋鮭魚(大馬哈魚)等,并不是單一的某一種魚。
上世紀70年代,大西洋鮭魚從挪威引入中國香港,粵語發(fā)音的“三文”與salmon相近,更取其“三紋”的形態(tài),從此,大西洋鮭魚有了正式的中文名——三文魚。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教授指出,這時的“三文魚”只代表大西洋鮭魚。直到20世紀90年代后,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鮭魚也開始進入中國,由于其外形、生活習性等都和大西洋鮭魚類似,因此被籠統地稱作“三文魚”。
虹鱒是世界上廣泛養(yǎng)殖的重要冷水性魚。因成熟個體沿側線有一棕紅色縱紋,似彩虹得名。虹鱒的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
絕大部分鮭科都是洄游魚類,它們并不完全是海鮮。鮭魚的成年個體會從海洋集體洄游到淡水河中產卵,一些鮭魚科的洄游稱得上是自然界最壯觀的生物活動。鮭魚卵在淡水中孵化,然后在淡水中生長很長一段時間,只有長到足夠強壯了,它們才會游向海洋繼續(xù)生長直到成年,而成年后又會繼續(xù)洄游到淡水河中完成繁殖。鱒魚生活史全部在淡水中完成,屬于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一個類群, 而三文魚的生活特性之一就是溯河洄游性,即產卵、孵化和幼魚階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長期會洄游到海水中。
三文魚和鱒魚之爭另一個焦點是生食過程中寄生蟲的問題。其實,大西洋鮭魚并非與寄生蟲絕緣,但海水魚中的寄生蟲以線蟲為主,它們多數在人體中長不大,在成蟲前就會死掉,因此生吃起來被感染的風險相對較小?!岸~中常見的肝吸蟲等,由于生長條件是與人體差不多的滲透壓環(huán)境,因此較易在人體內存活,生吃風險就會加大?!标愃磩僬f。上海海洋大學魚類研究室主任唐文喬指出,水質在淡水魚養(yǎng)殖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如通過嚴格的管理和監(jiān)控,保證魚類生長環(huán)境的安全性,就可切斷寄生蟲的感染途徑。
陳舜勝提醒,三文魚容易感染的這些寄生蟲生物組織復雜,而且都很怕冷怕熱。只要經過低溫冷凍處理,就會被殺死。一般來說冰凍過了,被寄生蟲寄生的風險就很低了,新鮮的反而可能有活體寄生蟲。
近日,新疆產“海鮮”在網上爆火,南美白對蝦、三文魚、羅非魚、大螃蟹……這些原本該在海里長大的海鮮居然在“離海最遠的地方”生長,并銷往全國市場以及俄羅斯、東南亞各國。
#沒開玩笑新疆真的產海鮮#也隨之登上熱搜。很多網友都沒想到,新疆除了有葡萄干以外,居然還能產海鮮,并把新疆“海鮮”戲稱為“新鮮”。
新疆為什么可以養(yǎng)海鮮?好吃嗎?那里的海鮮和海里的有何不同?
新疆為什么可以養(yǎng)海鮮?
事實上,新疆之所以能養(yǎng)海鮮,還要從新疆的鹽堿地說起。
鹽堿地,顧名思義,是指土壤中鹽分和堿性物質過多。在新疆,因為鹽堿含量過大,除了有極少數的耐鹽植物生長外,鹽堿地基本“寸草不生”。
曾經有國內科研團隊在新疆調研時發(fā)現,新疆天鵝湖的湖水,鹽度在10‰左右,pH值在8.4左右,鉀鈣鎂含量豐富,非常適合青蟹、南美白對蝦以及一些海魚的生長。
除了新疆有鹽堿地以外,國內很多地方都有。資料顯示,我國現在大約有14.8億畝鹽堿地和6.9億畝低洼鹽堿水域。怎么利用鹽堿地改造成海水養(yǎng)殖,其實國內已經有很多先例,特別是浙江沿海的一些海洋水產專家,用幾十年的時光,將海鮮“移植”到了鹽堿地。
快報就曾經報道過,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王歡博士所在的科研團隊把河南延津的鹽堿地來做青蟹養(yǎng)殖場。
聽上去有點天方夜譚,其實細想一下,其間藏著嚴密的邏輯:鹽堿地和沿海水域都是咸水,青蟹就生活在咸水里。但海水與鹽堿地的水畢竟有諸多不同,最關鍵的是鹽度不一樣。東南沿海青蟹通常的養(yǎng)殖鹽度在10‰-25‰,部分地區(qū)養(yǎng)殖鹽度會因雨季而出現短期的8‰以下。但鹽度偏高或偏低,青蟹都不容易存活。
內陸黃河兩岸的鹽堿地,以河南蘭考和延津為例,鹽度只有1.5‰。從平均20‰的鹽度到1.5‰,青蟹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王歡所在的科研團隊讓青蟹不斷適應低鹽度的水,不斷試驗,最終找到了最佳的青蟹苗種淡化技術。
養(yǎng)殖路上的難題還有許多,比如青蟹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金屬離子,不同地區(qū)的水域金屬離子成分都不一樣。經過幾年潛心研究,科研團隊通過“缺啥補啥”的對應性補救,成功培育出了適合當地養(yǎng)殖的青蟹幼苗。
王歡的老家就在河南延津縣,如今延津縣的鹽堿地也成功養(yǎng)活了青蟹。除了河南,寧夏、內蒙古甚至山東的鹽堿地上都實現了養(yǎng)殖青蟹。
青蟹鹽堿地的養(yǎng)殖技術已經在2020年完成技術構建,去年已有北京的客商投資市場,鹽堿地養(yǎng)殖的青蟹開始面向市場,走上了餐桌。
“我們舟山的魚也能養(yǎng)!”
科研專家們除了進一步研究青蟹綜合養(yǎng)殖,在鹽堿地養(yǎng)殖青蟹的同時,也在嘗試養(yǎng)殖泥鰍、縊蟶、美國紅魚、黑鯛、七星鱸魚等海水經濟品種,另一方面,新品種的育苗也在不斷研發(fā)中,比如正在選育中的甬臺1號擬穴青蟹,生長快,耐低鹽,已經進入新品系培育。
“青蟹能養(yǎng),我們舟山的魚也能養(yǎng)!”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養(yǎng)殖室副主任徐冬冬認為,青蟹適宜生長在鹽度條件為14‰-27‰的泥沙海灘等地,在低鹽度鹽堿地試養(yǎng)成功,給海水魚養(yǎng)殖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資料表明,舟山因處長江口流域,受潮流、季節(jié)、區(qū)位等影響,海水含鹽度在6‰-27‰之間變化,“舟山魚”同樣有耐低鹽度優(yōu)勢。
2022年7月,徐冬冬聯系到在河南掛職延津縣農業(yè)與農村局黨組副書記的王歡,相商將一批“全雌1號”黃姑魚苗種運到延津試養(yǎng)。8月20日起,這批魚苗開始進行耐低鹽馴化,進行魚苗淡化技術處理。
徐冬冬說,黃姑魚試養(yǎng)很成功,但是養(yǎng)殖三個月后,因為一次工人的操作失誤,這批魚不幸死亡?!敖酉聛砦覀儠テ渌柠}堿地養(yǎng)殖海魚?!?/p>
內陸地區(qū)養(yǎng)的海鮮好不好吃?
內陸地區(qū)養(yǎng)海鮮,好不好吃?這是很多網友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海水魚會“腥”一些,而吃慣海水魚的人們又會覺得淡水魚有“泥腥味”,比如說三文魚,有人會覺得來自大西洋的三文魚比淡水三文魚的口感好吃一點。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边@幾天,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專家趙盛龍教授也關注到新疆產“海鮮”的新聞,他認為,只要鹽度達標,海鮮是可以在鹽堿地養(yǎng)殖的。他沒吃過鹽堿地養(yǎng)殖的海鮮,但懷疑口感會不一樣,“可能對于內陸人來說,同個品種的海鮮差別不大,但海邊的人未必吃得慣鹽堿地養(yǎng)殖的海鮮。因為除了必要的鹽度以外,海鮮的生長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p>
“舟山海鮮為什么好吃?就像農作物在土壤里生長一樣,肥沃的土壤長出的農作物會更好,海水也一樣。長江、錢塘江入海,給東海帶來鹽度變化和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所以說咸淡水交接的水域,海鮮的口感會更加細膩、鮮美,越往外,海鮮的肉質就會硬一些。東海越是往西,鹽度變化就會越大。鹽度不同,也會導致海鮮口感不同?!?/p>
在趙盛龍看來,鹽堿地的鹽度相對穩(wěn)定,環(huán)境中的營養(yǎng)物質也不如東海豐富,會導致海鮮口感差異化?!熬退闶峭瑯拥聂~,因為季節(jié)的不同,口感也會大不一樣?!?/p>
比如說帶魚,在舟山人眼里,按季節(jié)劃分的話,帶魚會分為三種,夏帶、秋帶、冬帶。趙盛龍說,夏帶銀光閃閃,顏色很鮮亮,口感相對較差,等到了秋天,帶魚開始養(yǎng)膘,顏色會顯得深一些,口感比較好,到了冬季,則是帶魚口感最好的時候,所以稱為冬至帶魚。
新疆產的是三文魚 還是鱒魚呢?
據“上海科協”公眾號,有些網友針對新疆產的三文魚是鱒魚還是鮭魚,能不能叫三文魚,可不可以生吃鬧翻了。
那新疆養(yǎng)殖的究竟能不能叫三文魚,不如先來了解一下三文魚。
英文中,三文魚被稱作Salmon,泛指肌肉呈紅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游性魚類,包括大西洋鮭魚、太平洋鮭魚(大馬哈魚)等,并不是單一的某一種魚。
上世紀70年代,大西洋鮭魚從挪威引入中國香港,粵語發(fā)音的“三文”與salmon相近,更取其“三紋”的形態(tài),從此,大西洋鮭魚有了正式的中文名——三文魚。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教授指出,這時的“三文魚”只代表大西洋鮭魚。直到20世紀90年代后,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鮭魚也開始進入中國,由于其外形、生活習性等都和大西洋鮭魚類似,因此被籠統地稱作“三文魚”。
虹鱒是世界上廣泛養(yǎng)殖的重要冷水性魚。因成熟個體沿側線有一棕紅色縱紋,似彩虹得名。虹鱒的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
絕大部分鮭科都是洄游魚類,它們并不完全是海鮮。鮭魚的成年個體會從海洋集體洄游到淡水河中產卵,一些鮭魚科的洄游稱得上是自然界最壯觀的生物活動。鮭魚卵在淡水中孵化,然后在淡水中生長很長一段時間,只有長到足夠強壯了,它們才會游向海洋繼續(xù)生長直到成年,而成年后又會繼續(xù)洄游到淡水河中完成繁殖。鱒魚生活史全部在淡水中完成,屬于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一個類群, 而三文魚的生活特性之一就是溯河洄游性,即產卵、孵化和幼魚階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長期會洄游到海水中。
三文魚和鱒魚之爭另一個焦點是生食過程中寄生蟲的問題。其實,大西洋鮭魚并非與寄生蟲絕緣,但海水魚中的寄生蟲以線蟲為主,它們多數在人體中長不大,在成蟲前就會死掉,因此生吃起來被感染的風險相對較小。“而淡水魚中常見的肝吸蟲等,由于生長條件是與人體差不多的滲透壓環(huán)境,因此較易在人體內存活,生吃風險就會加大。”陳舜勝說。上海海洋大學魚類研究室主任唐文喬指出,水質在淡水魚養(yǎng)殖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如通過嚴格的管理和監(jiān)控,保證魚類生長環(huán)境的安全性,就可切斷寄生蟲的感染途徑。
陳舜勝提醒,三文魚容易感染的這些寄生蟲生物組織復雜,而且都很怕冷怕熱。只要經過低溫冷凍處理,就會被殺死。一般來說冰凍過了,被寄生蟲寄生的風險就很低了,新鮮的反而可能有活體寄生蟲。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