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国AV片,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999功能介绍,欧美色女人

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

成飛集團“借殼”花落中航電測 “中航系”軍工資產證券化臨近收官:簡訊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_中國金融門戶網站 讓金融財經離的更近>資訊 > 頭條 > 正文  2023-01-13 13:54:2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航工業(yè)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在2021年已經達到74.61%。隨著成飛集團和昌飛哈飛的曲線上市,中航工業(yè)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將進一步走向峰值。


(資料圖)

作為眾星捧月的軍工資產,國產軍機皇冠“殲20”制造廠商,成飛集團的借殼事項終于名花有主。

1月11日深夜,中航電測(300114.SZ)披露,公司正在籌劃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標的資產初步確定為成飛集團的100%股權。由于成飛集團在財務規(guī)模和市值上均與中航電測相差懸殊,兩者重組無疑將構成借殼上市。

公告顯示,中航電測已與中航工業(yè)集團簽署了《股權收購意向協(xié)議》。協(xié)議透露,交易各方將在正式簽署的收購協(xié)議中,對目標資產具體范圍、交易作價、發(fā)行股份數量、交易方式等事項進行約定。公告還指出,若公司未能在2月2日前召開董事會審議并披露交易方案,股票也將最晚于2月2日復牌并終止籌劃相關事項,同時披露停牌期間籌劃事項的主要工作、事項進展以及后續(xù)安排等事項。

而一旦成飛集團成功借殼,意味著國內三大軍機制造廠商的最后一家公司,也將終于完成資產證券化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成飛集團曾在2014年與另一家“中航系”上市平臺成飛集成(002190.SZ)短暫“定親”,后者曾計劃吸并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和洪都科技全部股權。不過,該計劃在拋出后遭到了國防科工委的否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1月12日致電中航電測證券部,了解后續(xù)借殼所需審批流程,但對方告訴記者“并不清楚是否需要國防科工委審批”,董事會尚未對此進行任何表決,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意外的借殼對象

資料顯示,成飛集團與中航沈飛(600760.SH)、中航西飛(000768.SZ)并稱為國內三大軍機制造廠商,主營殲擊機制造。公司制造的“殲20”與“殲10”等機型均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大國重器”。

雖合稱“三大軍機制造商”,但相比沈飛西飛,成飛集團不論在自主核心技術,業(yè)務收入規(guī)模,抑或是全球知名度上均較其他兩家更高。

截至2021年末,成飛集團總資產為1511.8億元,營業(yè)收入為567.33億元。從營業(yè)收入規(guī)模上對比,沈飛、西飛2021年分別為336.85億元和189.35億元,成飛集團收入超越前兩者總和。

也因其行業(yè)中的領先地位,成飛集團多年以來都是各路軍工股投資者望穿秋水的資產。

如今,停牌的中航電測已然“意念漲停”,曾被寄予厚望吸并成飛集團的成飛集成、貴航股份(600523.SH)卻在1月11日的借殼公告發(fā)布后以跌停報收。

對錯過成飛集團一事,成飛集成對外回應稱,雖然公司與成飛集團確有為借殼事宜進行過接觸,但該事項的最終決定并非企業(yè)能左右。

貴航股份則表示成飛集團借殼上市,不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業(yè)務,目前公司經營正常。

記者了解到,2014年,國防科工委曾否決成飛集團借殼成飛集成事項,理由為“會消除特定領域競爭,形成行業(yè)壟斷”。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國防科工局批復意見顯示為“中止”,成飛集成大股東中航集團給出的意見卻是“終止”。

另一方面,2014年之后,中車、中船等國企、軍工改革卻案例迭出,且主要以同業(yè)吸并特定領域競爭對手和消弭惡性競爭為主。而作為擬借殼成飛集成的另兩個標的,沈飛集團此后則選擇另覓殼源,于2017年成功借殼中航黑豹實現曲線上市;洪都科技則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注入洪都航空(600316.SH)。

唯獨眾星捧月的成飛集團,其借殼事項長期以來沒有明確方向。雖偶有借殼成飛集成緋聞傳出,但成飛集團借殼事項均在此后被排除在成飛集成的三年改革計劃之外,可謂“有緣無分”。

“保密工作做太好了”,有投資者在社交平臺如是感嘆成飛集團花落中航電測一事。

軍工改革換擋加速

近年來,“軍民融合”改革風生水起,軍工企業(yè)市場化呼聲漸響。2018年,中航工業(yè)集團提出計劃短期實現包括軍工資產證券化比例、軍民融合比例、軍品一般制造能力社會化配套率在內的三個“70%”目標。而彼時,中航工業(yè)集團的軍工資產證券化比例在66%。

此后,2019年,中航集團通過換股吸并實現集團層面的資產整合。2022年6月,中航電子(600372.SH)、中航機電(002013.SZ)兩家航電企業(yè)宣告換股合并;2022年12月,換股吸并獲無條件通過。

不過,在昭示軍工資產整合提速之余,兩家上市公司的合并也宣告了他們與成飛集團已然無緣。此后兩家公司在資本市場共同上演了沖高回落的走勢。

2023年1月9日,中直股份(600038.SH)發(fā)布重組預案,擬向中航科工和中航工業(yè)集團發(fā)行股份購買昌飛集團100%股權及哈飛集團100%股權,實現航空工業(yè)集團直升機業(yè)務A股整體上市。

根據中航證券提供的數據,中國軍工資產證券化比例從2010年的21.89%提升到了2021年41.59%,而距離發(fā)達國家的70%以上仍有一定差距。

但與此同時,中航工業(yè)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在2021年已經達到74.61%。隨著成飛集團和昌飛哈飛的曲線上市,中航工業(yè)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將進一步走向峰值。

軍工資產證券化比例仍將不斷提升,但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核心軍工資產的“遺珠”卻日漸減少,軍工資產改革也勢必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2018年5月,中航沈飛披露首個長期股權激勵計劃,為軍工總裝企業(yè)的股權激勵破局。而至2022年11月底,中航西飛方面也公布了公司首個長期股權激勵計劃。同樣在2022年11月底,中航沈飛也披露了公司的二期股權激勵計劃。軍工企業(yè)的機制改革或將成為下個階段的改革重心。

對此,中航證券認為,隨著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軍工央企上市企業(yè)在規(guī)模、質量和效益上都將明顯提升,軍工資產化加速,股權激勵則將助力軍工央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 成飛集成 中航工業(yè) 中航電測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