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個粉絲問我“朱大夫,我總是感覺很冷,家里人說我這個是陽虛了,讓我吃點金匱腎氣丸補補就好了,但是我吃了之后上火了,是怎么一回事啊?!?/p>
針對這個問題,下面給大家說說如何養(yǎng)陽氣,在中醫(yī)上,養(yǎng)陽氣大概分為三種情況,分別是:溫陽,補陽,通陽。
點擊加載圖片
(相關資料圖)
這是什么意思呢?
你可以把陽氣比喻成一把火,而影響火燃燒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天氣寒冷,如果天氣太冷,同樣的一把火就沒有那么溫暖了,那這個時候不就需要溫陽了,可以用肉桂、附子、干姜、小茴香等溫熱性質(zhì)的藥物來調(diào)理怕冷的癥狀;
那第二個因素就是你的火越來越小,這個時候就需要添一把火來溫暖陽氣,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補陽,可以用枸杞、菟絲子、山茱萸、當歸、杜仲等中藥來補益陽氣;
點擊加載圖片
那第三就是你比較怕冷,但是這個怕冷卻不是陽虛造成的,而是陽氣不通的原因,這個意思是說你本身的火不弱,但是感覺不到溫暖,所以手腳冰涼,那造成陽氣不通的原因一般是有2種。
第一個是氣被堵住了,如果你經(jīng)常生悶氣,怕冷,動不動就發(fā)脾氣,唉聲嘆氣,這就是氣機不暢影響了陽氣的流通,這個時候需要疏肝理氣,可以參考四逆散緩解;
那第二是水濕凝聚造成的,就是你陽虛之后,水液無法蒸騰,則日久聚集成濕,濕氣反過來影響了陽氣的輸送,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怕冷,那這種情況,可以則需要溫陽利水來解決
以上就是養(yǎng)陽氣的三種情況,如果你分辨不清楚,可以給我留言,幫你辯證分析!#健康2023##超能健康團##健康科普大賽##中醫(yī)#
點擊加載圖片
關鍵詞: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