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沖,經穴名。
2、出《靈樞.本輸》。
3、屬手厥陰心包經。
【資料圖】
4、井(木)穴。
5、在手中指末節(jié)尖端中央。
6、一說在中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針灸甲乙經》)。
7、布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
8、主治中風昏迷,熱病心煩,身熱如火,舌強不語,暈厥,頭痛,心痛,中暑,驚風等。
9、直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
10、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11、 人體穴位配伍:配內關穴、水溝穴治小兒驚風、中暑、中風昏迷等;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強不語、舌本腫痛;配商陽穴治耳聾時不聞音 刺灸法: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12、 中沖穴附注:心包經井穴。
13、 穴義: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由此沖出體表。
14、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高熱水氣。
15、 運行規(guī)律:急速散熱降溫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16、 功能作用:發(fā)散內熱。
17、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熱則瀉針出氣(莫出其血)。
18、 操作: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19、 臨床運用:中沖穴現代常用于治療昏迷、中暑、心絞痛等。
20、配水溝、太沖、勞宮、曲澤主治中風昏迷、舌強不語;指壓中沖用于心絞痛的應急治療;配大椎、曲池、曲澤主治中暑;配大椎、合谷、外關主治小兒驚風。
21、 備注:井穴 疾病特征: 中指疼痛中指上的中沖穴,位于包圍心臟的心包經上,因疾病不適使心臟受不了時,這里會感到疼痛。
22、 穴位名解 (1)中沖。
23、中,與外相對,指中沖穴內物質來自體內心包經。
24、沖,沖射之狀也。
25、該穴名意指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由此沖出體表。
26、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由體內外出體表時是沖射之狀,故名。
27、 (2)心包經井穴。
28、井,地部孔隙也。
29、本穴物質是來自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為心包經井穴。
30、 (3)中沖穴屬木。
31、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32、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外出體表的高熱之氣,此氣外出體表后急速散熱降溫,所行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現出木的生發(fā)特性,故其屬木。
33、 穴位主治 中沖穴的穴位主治 昏迷、中暑、昏厥等急癥。
34、 心痛。
35、 中沖穴經絡圖小兒夜啼、舌強腫痛。
36、 中沖穴與便秘治療 中沖穴位于雙手中指尖,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穴位。
37、掐按中沖穴,常用于心絞痛、昏迷、嚴重痛經等癥的急救。
38、臨床發(fā)現,便秘時用拇指指端掐按點壓中沖穴,有緩解緊張、促進排便的作用。
39、掐按中沖穴此法也可用于預防便秘,特別適應于老年人。
40、 中沖穴與預防疲勞治療 人雙手中指的指尖是中醫(yī)經絡學上的中沖穴。
41、中醫(yī)認為,此穴對疼痛較為敏感。
42、人們若在困倦時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腦提神的功效。
43、 方法: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沖穴1分鐘,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沖穴1分鐘,然后比較一下兩只手的疼痛感。
44、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較明顯,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沖穴(那只手中沖穴的疼痛感明顯,說明這一側的肢體較疲勞),直到雙手的疼痛感相等時停止揉捏。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