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甘肅省博物館了解到,“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甘肅工作站”近日在甘肅省博物館掛牌成立。該工作站的成立,是為了面向甘肅全省開展紡織品文物保護和修復工作,并兼顧青海和寧夏兩地的紡織品文物保護。另外,該工作站還會為甘肅本土培養(yǎng)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人員。
據(jù)介紹,2010年10月,國家文物局批準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設立了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2015年,甘肅省博物館與中國絲綢博物館正式簽訂建立甘肅工作站的相關協(xié)議。
2015年至今,甘肅省博物館多次選派文物保護修復人員赴中國絲綢博物館進行學習和培訓,目前共培養(yǎng)了7個批次共9位紡織品保護修復人員。簽訂協(xié)議以來,甘肅省博物館已先后開展了3個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其中包括出土于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的紡織品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建威介紹,漢唐時期遺存的大量紡織品是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特色之一。“由于保護修復技術水平有限,館藏紡織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褪色、變形、腐蝕等病害,工作站的建立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甘肅省博物館紡織品文物科技保護水平。”
質(zhì)檢要聞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