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故居濠南別業(yè)?!$娚z
冬天的南通寒風陣陣。周末,在張謇創(chuàng)辦的南通博物苑里,依然有大批游客前來參觀。近來,在南通掀起了一股張謇主題旅游的熱潮。
1901年,張謇在《變法平議》中提到要在沿江沿海省會通商大埠建設博覽所,使人民“生巧思”“生競心”。這一思想的直接產物就是創(chuàng)辦于1905年的南通博物苑,這也是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張謇故居“濠南別業(yè)”也緊鄰著博物苑。
張謇故居濠南別業(yè)?!$娚?攝
“從11月中旬到現在為止,我們有近10萬的觀眾量。同比往年大幅增加。”南通博物苑苑長杜嘉樂說道。“對此,我們及時地做了一些調整,盡可能滿足各方面的講解、接待需要。因為張謇故居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所以我們也采取了一些限流,對建筑本體做了檢查,并采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在滿足觀眾游客參觀的前提下,確保文物建筑的安全。”
杜嘉樂表示,博物苑目前正在策劃“中國民族企業(yè)家的楷模”為主題的張謇精神展。并準備結合張謇故居及一些其他建筑,建設一個張謇精神的文化展示區(qū),“作為一個功能區(qū),全面、立體地向社會樹立起張謇的形象。挖掘出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在今天更好地把它傳承下去”。此外,針對中小學生的繪本、社會教育教材,圍繞張謇主題的國內巡展等也在積極謀劃中。
坐落在南通長江邊的五山與張謇有著諸多淵源。不僅張謇陵園位于五山附近,在五山周邊還有不少張謇主持修建的建筑。歷史上,張謇為了緬懷老師翁同龢在馬鞍山東嶺建設了虞樓;在軍山之顛則建有國人自建的第一座氣象臺——軍山氣象臺。
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區(qū)黨工委委員、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邵文建介紹。明年是虞樓建成百年,度假區(qū)于12月初推出了“師恩永懷”主題展,展示張謇與翁同龢的師生情誼與愛國熱忱。“展館開放的前四天就接待了600多位游客,得到了市民的積極響應。”軍山氣象臺的修復工作也接近尾聲,在此布置的“氣象科普”主題展吸引了大批學生參觀。
目前度假區(qū)正在深入挖掘張謇在五山地區(qū)制定實施《森林法施行細則》,建設林溪精舍、趙繪沈繡樓等歷史建筑的相關史料。全方位展現張謇在南通創(chuàng)業(yè)、生活軌跡的同時,從不同角度傳承、弘揚張謇精神。(記者 鐘升)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