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釋義:比喻沒有依據(jù)地去懷疑他人,形容做人處事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不能憑空猜想。
【資料圖】
2、出處: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也。
3、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
4、”譯文: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
5、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 意那個孩子。
6、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像是偷 了斧子的樣子。
7、總之,在他的眼睛里,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斧子的。
8、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
9、原來是他自己遺忘在土坑里了。
10、從此以后,他再看鄰居家那個孩子,一舉一動絲毫也不像偷過斧子的樣子了。
11、擴展資料近義詞:一、疑神疑鬼釋義:這也懷疑,那也懷疑。
12、形容非常多疑。
13、出處:魯迅《準風(fēng)月談·前記》:“然而這么一來,卻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視覺,??啃嵊X的‘文學(xué)家’疑神疑鬼。
14、”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15、二、捕風(fēng)捉影釋義: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
16、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jù)。
17、出處:《漢書·郊祀志》:“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fēng)捕景,終不可得。
18、”譯文:聽他們的說話,滿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馬上就能遇見神仙一樣;可是,你要尋找它,卻虛無縹緲,好像要縛住風(fēng)、捉住影子一樣不可能得到。
19、疑鄰盜斧yí lín dào fǔ成語解釋:疑:懷疑;斧:斧頭。
20、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
21、指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成語出處: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
22、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23、”疑鄰盜斧,漢語四字成語。
24、出自《呂氏春秋.有始覽.去尤》篇。
25、疑:懷疑;斧:斧頭。
26、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
27、指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
28、他便去觀察那人走路的樣子,覺得那人像是偷斧子的;. 聽那人的言語也像是偷斧子的;. 看那人的一舉一動無不像偷斧子的。
29、不久以后丟斧子的人在挖坑的時候挖出了那把斧子。
30、幾天后他又看見了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想像偷了斧子的。
31、變的不是鄰居的兒子,而是它自己的心態(tài)變的原因,也沒有別的,而是他原來被偏見所蒙蔽。
32、【寓意】: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
33、當人帶著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會歪曲客觀事實的原貌。
34、為人處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為人處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能憑空猜想。
35、做任何事都不要先入為主,等到證據(jù)落地時,一切就明朗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