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總數(shù),目前在全國排第三,僅次于廣東和山東。
截至2020年底,鄭州市的捐獻者人數(shù)已連續(xù)17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大愛成績單背后,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始終把志愿者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務。”鄭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丁振勇表示,大愛數(shù)字背后,離不開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以及志愿者、工作者等的齊心協(xié)力,最根本的,就是用心用情用力為捐獻者服務。
鄭州市2003年8月開始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努力推進至今,入庫志愿者人數(shù)達5.2萬人,實現(xiàn)339例捐獻。其間,鄭州市紅十字會摸索出六大“法寶”——
在全國范圍內(nèi),率先建立起市級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統(tǒng)。每逢節(jié)日及入庫志愿者生日時,都會發(fā)送祝福短信;
通過多種方式大力開展宣傳,讓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深入人心,提升大眾接受度;
創(chuàng)建“四問候一服務”工作機制,在捐獻工作中,全程全天候陪同志愿者,保駕護航,隨時待命幫助志愿者解決捐獻期間生活、交通、工作問題,直到捐獻成功完成。
建立愛心回饋機制。逢年過節(jié),看望慰問家庭困難的捐獻者,在捐獻完成后,持續(xù)關愛和幫助有需要的捐獻者;
打造成立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核心的志愿服務隊,讓志愿者發(fā)光發(fā)熱;
通過推選志愿者參加多種先進評選等優(yōu)化激勵,激勵之余引領樂于助人的良好風尚。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