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路是武漢市的一張名片。在這里,活躍著一支“學雷鋒志愿者”隊伍,他們是來自江漢路中山大道城管執(zhí)法中隊的城管隊員們。17日,長江日報記者在城管隊員的辦公室看到,墻上掛著十余幅錦旗,說來有意思,半數(shù)錦旗的來由都跟城管的工作范圍不相干。這支“學雷鋒志愿者”隊伍自2017年6月成立以來,除圓滿完成各項本職工作以外,堅持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各類志愿服務,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好事層出不窮。
“把小孩安全地交到家長手中,我們也開心”
8月8日,該中隊幫一名9歲小女孩找到媽媽,這也是他們幫助找到家人的第100名走失小孩。“小女孩想到媽媽工作的地方去,公交車坐反方向迷了路,向中山大道上的城管隊員求助。我們問了半天,問到她住的社區(qū),后來民警開車將她送回了家。”中隊長姚正國介紹,江漢路是武漢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每到周末、節(jié)假日,逛街的市民和游客川流不息,小孩很容易和家人走散。“三天兩頭會幫小孩找爸媽,或是幫爸媽找小孩,有時候一天撿幾個。把小孩安全地交到家長手中時,家長都感謝得不得了,我們也開心。”
姚正國透露,江漢路一帶小孩最容易走失的幾個點,分別是江漢路站A、B、C地鐵口,中心百貨門前廣場及佳麗廣場門口。“這些區(qū)域大人稍不注意,轉(zhuǎn)個身小孩就不見了。小孩也是,一看家長不在身邊就慌了,到處跑。”他們找到的小孩最小的有兩歲多的寶寶,最大的是13歲的山東少年,“小孩和爸媽賭氣,拌了幾句嘴跑了,家長找了7個半小時,最后是我們城管隊員幫忙找到了。”
姚正國表示,小孩走失的原因多半還是因為家長粗心大意,“江漢路上很多都是外地游客,人生地不熟,大人沒看好小孩,很容易走散;有些家長自己試衣服鞋子,一不小心小孩跑出去,一下失去方向感就迷路了。有的家長實在心太大,我們隊員抱著大哭的小孩找到了媽媽,她還在試衣服,小孩跑丟了都不知道”。
“找伢”已有一套標準化流程
“我們天天在街上轉(zhuǎn),群眾有事,肯定是找穿制服的。”姚正國說,中隊幾年來除完成本職工作外,堅持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志愿服務,應對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求助,處理突發(fā)事件,做好服務工作。現(xiàn)在他們“找伢”已經(jīng)有了一套標準化流程:隊員在街上看到孤身一人的小孩,會主動上前詢問,同時跟警方聯(lián)動,通過城市監(jiān)控平臺找孩子家長;隊員收到家長求助,則會通知中隊總臺,通過城市監(jiān)控平臺尋找小孩行動軌跡,同時將走失小孩的情況發(fā)給值班隊員,讓隊員加強巡邏,實時和警方保持聯(lián)系。
姚正國說,辦公室的十余面錦旗,多因城管隊員日常所做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好事而來,“我們一直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得到了市民的認可,也激發(fā)了我們隊伍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整個隊伍更有凝聚力了”。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