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市場,日系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在大肆開拓市場之際,日系車企卻遭遇“冰火兩重天”,豐田、本田份額持續(xù)攀升,鈴木、斯巴魯?shù)葏s節(jié)節(jié)敗退。
近日,有媒體稱,繼從昌河鈴木撤股后,鈴木汽車正與長安汽車商談解除合資關系,這引發(fā)了鈴木等日系車企撤出中國的猜想,而斯巴魯很可能是下一個。
這并非空穴來風。6月初,一封題為“致中國斯巴魯經銷商全體同仁書”的信件,把斯巴魯與斯巴魯?shù)拿芄_化。信件中提到,斯巴魯品牌的銷售量和客戶滿意度呈現(xiàn)不斷下滑,全體經銷商建立的信心和投入遭受重大打擊,絕大多數(shù)經銷商出現(xiàn)了虧損,部分在無奈之舉下還選擇了關停,實在痛心。2018年一季度虧損仍在繼續(xù)。
此次經銷商的集體“造反”,最終以斯巴魯對經銷商補貼2億元補結束。據(jù)媒體報道,在2億元補貼中,一半用于2017年銷售的補助,另一半用在2018年銷售的補貼,具體金額為賣一臺車補3300元。
斯巴魯經銷商劉暢(化名)對時間財經表示,目前他們正積極準備,希望借關稅下調的契機再沖一下銷量。
回想當年,斯巴魯在中國市場也曾輝煌過。其在2011年和2013年銷量達到5.7萬輛,但之后銷售持續(xù)下滑。2017年,斯巴魯全年銷量僅3.1萬輛,同比下降34%,不及預期目標的三分之一,僅占中國市場份額的0.13%。
汽車分析師鐘師對時間財經表示,在華銷量之所以持續(xù)下滑,主要是斯巴魯?shù)牟蛔鳛?,以及缺少本地化策略導致?ldquo;水土不服”。不過,就算遭遇下滑,斯巴魯應該還能維持,短期不會撤出中國。
“水土不服”
相比豐田、本田等汽車巨頭,斯巴魯是個小眾品牌,但“曾以技術先進、外型硬朗且越野性能等獨特性,在中國市場上占據(jù)一席之地。”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2004年進入中國后,斯巴魯與龐大集團(排名第四的汽車經銷集團)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龐大集團一直是斯巴魯在中國最大的代理商,旗下的中冀斯巴魯(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冀斯巴魯”),在國內華北、東北、西北、西南等多個省市設有斯巴魯品牌銷售店,貢獻了斯巴魯在華總銷量的60%-70%。
憑借著在操控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斯巴魯在中國也曾取得亮眼的成績。2011年,斯巴魯在中國達到巔峰時刻,銷量達到5.7萬輛,被視為進口車中的“潛力股”。
正是看好斯巴魯?shù)奈磥?,龐大集團加大了“賭注”。2013年龐大集團與日本富士重工株式會社(斯巴魯母公司)簽訂合同,以約13億日元(當時約9000萬人民幣)入股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持股40%。
但人算不如天算。接下來幾年由于種種原因,斯巴魯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逐步下滑。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到2013年,斯巴魯在華銷量分別是5.7萬輛、4.35萬輛、5.7萬輛,甚至提出“2016年實現(xiàn)在華年銷量10萬輛”的目標。但2016年,斯巴魯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已跌至5萬輛以下。2017年,斯巴魯在中國共銷售新車3.1萬輛,同比下降34%,斯巴魯一輛車的單車利潤不足5000元。
在此期間,斯巴魯曾試圖國產化卻一直未能實現(xiàn)。因為斯巴魯?shù)哪腹緸楦皇恐毓?,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擁有該公司16.5%的股份。2011年,斯巴魯與奇瑞汽車傳出合資的消息,但出于外資企業(yè)在華最多有兩家合資企業(yè)的政策限制(因豐田在華已經有兩家合資企業(yè)),最終認定斯巴魯就沒有了再建立合資企業(yè)的資格。后來,奇瑞與捷豹路虎達成了合作。
隨著銷量的下滑,斯巴魯經銷商也遭遇經營困難。龐大集團董事長此前對媒體表示,這幾年,斯巴魯?shù)膯诬嚴麧櫜]有減少,但銷量的下滑使很多經銷商在銷售上根本“吃不飽”,經營難以為繼,只能關店。最近五年間,龐大集團大約關了20余家斯巴魯門店。
不作為?
近幾年,SUV車型在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速度迅猛,不少品牌都因抓住機遇而成長迅速。斯巴魯主打SUV,本應得到迅速發(fā)展,但為何卻屢屢“踏空”呢?
汽車分析師鐘師表示,斯巴魯在華銷量之所以銷售持續(xù)下滑,主要是斯巴魯?shù)牟蛔鳛橐约皩χ袊袌龅娜鄙俦镜鼗呗远鴮е碌?ldquo;水土不服”。
《致中國斯巴魯經銷商全體同仁書》文中表示,經銷商虧損原因,主要責任在斯巴魯品牌方,它們并未勇于承擔責任去積極改進,而是一意孤行。
不作為主要表現(xiàn)為換代節(jié)奏緩慢,產品老化。據(jù)了解,進入中國15年來,斯巴魯引入中國市場的產品極為有限。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地區(qū),在售車型僅有4款,其中傲虎、森林人、斯巴魯XV是是SUV,力獅是轎車。而在美國市場,斯巴魯?shù)漠a品則豐富許多,中大型SUV、緊湊型轎車、中型轎車、跑車等市場均得以覆蓋。
“斯巴魯會迅速地向美國市場導入新產品,但遲遲不導入中國。”斯巴魯經銷商劉暢說。
雷克薩斯和斯巴魯同一年入華,兩者都走純進口,不合資的道路,但卻發(fā)展迥異。目前,雷克薩斯在售的車型將近20款車,轎車領域已有CT、IS、ES、GS、LS等系列,SUV領域有NX、RX、GX、LX等多款SUV車型。2017年,雷克薩斯在中國共銷售13.29萬輛,同比增長22%,連續(xù)兩年邁入10萬銷量俱樂部。
不容忽視的是,斯巴魯?shù)匿N售價格過高。“貴!太貴!十年前的價格體系什么樣,十年后還是什么樣。”龐振華表示,當年沒有太多競爭對手的時候,這樣的報價是可行的。但后來競爭加劇,如果不降價,根本賣不動。
據(jù)了解,斯巴魯因為純進口,終端售價比同級合資車高出30%-40%,再加上斯巴魯產品官方定價本就偏高,導致競爭力有限。公開資料顯示,在美國一臺傲虎約為3.3萬美元,價格比較親民。但在中國,傲虎的廠家指導價在27萬元以上,但競品的價格多在25萬元以下。由此,斯巴魯遭遇消費者的冷落也是必然。
還有個細節(jié)不容忽視。斯巴魯除了韓寒、葛優(yōu)等少量的代言,在中國的營銷很少,也并沒有太多新奇的宣傳點。這導致很多消費者在選車的時候,根本想不起還有這么一個品牌的存在。
最新消息,隨著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斯巴魯在日前也對部分車型進行官方指導價下調,森林人、傲虎、力獅和XV的下調幅度從13000-19000元不等。再加上和經銷商關系的緩和,斯巴魯?shù)玫搅穗y得的喘息之機。但誰也不能保證,在造車新勢力和自主品牌的多維夾擊下,斯巴魯在中國市場還能挺多久。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