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8月30日)阿根廷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指標利率(七天期LELIQ)大幅上調1500個基點,由45%升至60%,還將私人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了五個百分點。加息消息公布后,阿根廷比索兌美元跌幅迅速擴大,盤中一度跌逾20%,跌破40關口,刷新盤中歷史低點至41.35比索,今年迄今為止比索跌幅逾50%。近期新興市場的動蕩對阿根廷造成巨大沖擊,外界普遍擔心,阿根廷無法滿足今年以及明年高達820億美元的融資缺口。
阿根廷比索創(chuàng)新低之前,阿根廷總統(tǒng)馬克里周三在全國廣播中承認,已經請求IMF加快撥發(fā)融資貸款,為保證明年融資項目提供一切必要的資源,稱“這一決定旨在消除一切在國際形勢前景惡化以前產生的不確定性。”隨后拉加德在一份聲明中也表示,在貸款協(xié)議簽署時,國際市場的不利因素并沒有得到充分考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重新探討貸款的分期發(fā)放安排。但是這一消息并沒有重振市場信心,市場認為這一請求反而反映了阿根廷當局面臨的巨大壓力,受此影響阿根廷比索繼續(xù)一路下挫。
阿根廷市場分析師特羅瓦托表示,市場如今不再相信政府,不再相信政府的經濟團隊。我想如果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不下臺情況會變得更糟,因為現在已經無關具體的經濟措施了,而是他們已經失去了信譽。
為應對本輪匯率危機,阿政府與央行同時采用了拋售美元、提高利率和減少赤字“三管齊下”的做法,但都收效甚微。今年以來,阿根廷比索對美元貨幣已經貶值了超過50%,這樣的大幅貶值,究竟因為什么?阿根廷比索的再度暴跌,顯示出此前阿根廷央行保衛(wèi)匯率策略并沒有奏效,比索仍然面臨著非常大的拋售壓力。當前阿根廷通貨膨脹率超過30%,此外阿根廷外債過高導致償息壓力大、過度消耗外儲,投資者對阿根廷經濟前景較為擔憂。
阿根廷比索持續(xù)貶值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以下簡單從阿根廷宏觀方面的幾個風險了解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一是通貨膨脹加速上漲,高居不下
阿根廷的通貨膨脹從2014年后一直在14%以上,政府的貨幣政策并未能很好地抑制通貨膨脹的發(fā)展。阿根廷對銀行的監(jiān)管并不成功,銀行為了跑贏通貨膨脹,獲得利潤,導致貸款利率非常高。阿根廷政府應該控制貸款利率上限,以確保企業(yè)和個人借到相對低廉成本的貸款,來控制進一步的通貨膨脹。資本管制的開放則進一步加重了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由于本國貨幣通貨膨脹,阿根廷人民瘋狂換購美元,經濟過度“美元化”,縮小了國內金融系統(tǒng)中的本幣部分,加上財政赤字失控,貨幣超發(fā)嚴重,通貨膨脹問題更加嚴重,2016年在阿根廷放開資本賬戶管制后,通貨膨脹加速上漲,并一直處在20%以上的高位震蕩。
二是政府外債規(guī)模過大,流動性風險聚集
自2016年起,阿根廷政府通過多種形式大舉發(fā)行主權債務融資,外債規(guī)模大幅擴張,截至2017年底,全部外債規(guī)模高達2330億美元,較2015年底增加655億美元。在拉美經濟體中,阿根廷外債水平為外儲規(guī)模的4.2倍,從短期流動性來看,阿根廷短期外債存量達到外匯儲備的1.4倍,在代表性的南美和東南亞八個新興市場國家中是唯一一個外儲不能覆蓋短期外債的國家,外債水平帶來較強的流動性壓力。
現階段由于阿根廷外債規(guī)模高,違約次數過多,國際融資已難以獲得,阿根廷政府解決此次大幅度貶值的可用手段已變得非常少。歷史上,阿根廷曾違約高達8次,2001年陷入債務違約后阿根廷被剝奪國際市場融資權利長達15年,直至2016年才恢復。截至2017年末,阿根廷外債余額高達2329.5億美元,約占其GDP的35.56%。
三是出口結構單一,國際收支失衡加劇
當前初級產品和農產品占阿根廷出口的63%,初級產品中,谷物(玉米、小麥)以及油料種子與果實(大豆、葵花籽等)分別占47%和21%,而2012年以來谷物與油脂價格進入下降周期,農產品價格走弱對阿根廷出口和貨物貿易差額沖擊較大,阿根廷經常賬戶自2011年起由順差轉為持續(xù)擴大的逆差。
四是政府財政赤字龐大,沒有平衡好中央政府財政
在2015年政府財政赤字高達522億比索時,為了消除阿根廷與美國之間驚人的貸款利差(2015年高達27.07%),阿根廷政府取消了長達4年的外匯管制,允許國際資本自由進出。這造成了更嚴重的“過度借貸綜合征”,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最終無力支付龐大的債務。民粹主義成為拖累政府財政的根深蒂固的問題。政府為了討好選民,提高工人工資,實行高福利政策。外加,阿根廷工業(yè)體系落后,產品附加值低,導致稅收不能彌補高額的財政赤字。
五是長期實施進口替代,制造業(yè)吸引外資能力弱
阿根廷長期實施進口替代政策,通過進口關稅壁壘等方式,對國內制造業(yè)進行保護,但其結果是制造業(yè)競爭力的持續(xù)弱化。制造業(yè)持續(xù)萎縮,國內需求難以滿足,制成品出口僅占很小的比例,導致出口產品處于供應鏈底端,對初級產品價格敏感,出口創(chuàng)匯能力極差。此外,制造業(yè)競爭力普遍趨弱,令阿根廷工業(yè)生產領域缺乏對外資的有效吸引,從而國際資本極少流入阿根廷進行實體經濟投資,進一步加劇了阿根廷宏觀金融的脆弱性。
質檢
推薦